金秋九月,天高氣爽,這個季節(jié)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
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,農歷九月俗稱菊月,舉辦菊花大會,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。
茱萸香味濃,有驅蟲去濕、逐風邪的作用。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,多災多難,所以在重陽節(jié)人們喜歡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。
從有關七月十四/十五的傳說中,可深切體認到七月十四/十五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,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,一是發(fā)揚推已及人,樂善好施的義舉。
在端午節(jié)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,來源亦久。蓬萊人把插艾草和桃枝作為端午節(jié)重要內容之一。
端午食粽,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(tǒng)習俗。由于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,粽形成了南北風味
”民間把五彩繩看成“五彩龍”,端午節(jié)拴五彩繩有保護兒童驅妖避邪之意。隨水沖走的五色繩就會變成小龍,帶走你身上的不好的東西
這個節(jié)日源于早期的“七月半”農作豐收秋嘗祭祖,“七月半”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。古時人們對于農事的豐收,常寄托于神靈的庇佑。
在民間世俗里,“七月半”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,不忘根本。在佛教里,七月又稱“歡喜月”、“佛歡喜日”、“吉祥月”,“報恩月”。
端午節(jié)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,是為了紀念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屈原,也正是因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節(jié)定名為“詩人節(jié)”。
在民間世俗里,“七月半”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,不忘根本。在佛教里,七月又稱“歡喜月”、“佛歡喜日”、“吉祥月”,“報恩月”。
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、固本思源的傳統(tǒng)倫理的一種體現。
七月半,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。將供品撒進田地。燒紙以后,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,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。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,獲得大秋豐收。
七月半,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。將供品撒進田地。燒紙以后,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,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。
七月半施祭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系在一起。施孤之夜,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谷豐收,并把香枝插于地上。
河燈也叫“荷花燈”,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中元節(jié)放河燈,據說是從上元節(jié)(元宵節(jié))的張燈習俗演變而來。
在民間世俗里,“七月半”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,不忘根本。在佛教里,七月又稱“歡喜月”、“佛歡喜日”、“吉祥月”,“報恩月”。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(jié)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。